日本平面設計新世代:JAGDA 新人賞 2010–2021
JAGDA 新人賞自1983年開始頒發,一年會評選出3位當年39歲以下的會員。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JAGDA 新人賞自1983年開始頒發,一年會評選出3位當年39歲以下的會員。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以 2021 年為例,有資格成為候選人的,是在當年度的 Graphic Design in Japan 徵件中,有入選 3 件以上、年齡在 39 歲以下的會員。以下從 2021 年回推到 2010 年,介紹這 12 年來受到注目的新人,某種程度上他們也是引領未來日本平面設計走向的重要力量。
這十二年來 JAGDA 新人賞受賞者,大多來自東京藝術大學/多摩美術大學/武蔵野美術大學這三間,即便不是,基本上也都是美術大學出身。
其中有超過一半畢業後待過電通/博報堂或其它廣告公司(DRAFT/資生堂出來的也有好幾位),甚至有好幾位當年入選 Graphic Design in Japan 年鑑的作品,就是在廣告公司的作品,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廣告界,對設計美學的高度重視;另外一點是,這些受賞者後來的角色大多是 Art Director(藝術指導),不再只是執行設計視覺,更是決定整個廣告的視覺策略。
在視覺風格的層面上,大概可以分成兩個面向,一個是「廣告取向」,另一個是「造型取向」。廣告取向的作品,大多有著視覺上的壯美,以花原正基、上西祐理的作品為代表;這類作品常將主角置於一個極為乾淨的畫面之中,並將其放大,透過顏色、光影的修飾,將其本身的力道擴展到最大。造型取向的作品,則可以以高田唯、小林一毅、佐佐木俊等人為代表,他們如同插畫家一般,在造型表現上有著鮮明的特色,並能表商業作品上而不僅止於個人創作(當然客戶屬性大多偏向文化產業),我個人隱約感覺,這樣獨特的造型風格在這幾年,格外受到 JAGDA 協會的重視。當然我這樣的分法是非常粗略的二分,詳細如何還請各位透過自己的眼睛觀察。
不過整體而言,還是可以看出這些設計師,普遍傾向以俐落的排版,結合有力的圖像主體,少數幾位則是 Typography 風格較強烈、圖像文字分割出有趣的版面(如窪田新、長嶋りかこ、田中せり),但即便在這些少數裡,都不太會看到畫面元素、構圖很複雜的作品。所以說,日本的設計美學,不必然是畫面的極致乾淨(如無印良品),在 2017、2019 兩次去東京所看見的作品裡,我看見的是,日本設計師處理空間感的細膩,即便資訊再多,也能平衡整體的畫面,給人「強烈而不只是混雜」的印象。這一方面是日本設計已經相當成熟的地方,但另一方面,或許也是日本設計無形之中的框架。
1987—now。畢業於桑澤研究所。在新人賞視覺和 BOOK BOX,他都選擇以「模糊」作為核心的視覺語彙,和主流的具象形體有很大的不同。另一方面,文字排版氣質有種粗獷的強烈感, 網站:http://torukase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kasetoru/
1981—now。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,有非常多的新聞広告作品,我尤其喜歡他運用文字的方式,直白有力。和 KIRIN 有過一系列的廣告合作。 網站:https://www.aratakubota.net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kubotaarata
1982—now。目前隸屬於デザ院株式会社(在札幌)。有一系列名為「合理日記」的創作。 網站:https://ryuichikawajiri.stores.jp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ryuichikawajiri/
1985—now。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。待過アドブレーン廣告公司與グリッツデザイン(日高英輝主理的設計公司),於 2016 年獨立成立個人事務所 AYOND(在訪談中說過,這是比 BEYOND 還要更進一步的意思)。長期和詩人最果タヒ有合作。 網站:https://sasakishun.tumblr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nuhsikasas
1987—now。畢業於武蔵野美術大學。非常非常會運用空間的造型。和佐々木俊的充實感不同,田中留白空間很自由,但又不是小清新,是一種如高級精品的優雅力道感。 網站: https://seritanaka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nuhsikasas
1987–2021。日本女子体育大学肄業。2011 年於バンタン設計研究所畢業,進入 10inc. 設計事務所。獲得 2018 年 1_Wall Graphics 部門賞,並於 2019 年舉辦個人展覽。插畫的人/物形體非常有特色,顏色也非常鮮艷,有一種奇幻異世界的感覺。 網站: https://cho-mo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omomi_c_nishikawa/
1990–。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,並進入博報堂工作。在網路上有發佈的作品數不多,大略可以看出設計中富含手寫/手繪的技法。 網站: 沒找到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natsuki.akanuma
1981–。畢業於東京造形大學,後來進入 ayrcreative 事務所,於 2011 年獨立成立 SWIMMING 事務所。作品有不少是展覽的視覺,有幾件都是和 21_21 做合作。作品很柔和,色彩很舒服。 網站: http://www.swimmingdesign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oo_kk_aa
1992–。27 歲就受賞,可怕。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,畢業後進入資生堂,目前獨立成為自由工作者。有多件作品入選 Tokyo TDC,畢業作「空想正倉宝物図」更是獲得 TDC 賞。近年發展出獨特的造型曲線,近乎只以外形來構成形體,和 2016、2017 年左右的作品側重圖紋的規律感有點不同,但或許可以視為將單一圖紋放大、強化其張力的發展方式。 網站: https://cargocollective.com/ikkikobayashi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oo_kk_aa
1983–。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,畢業後任職於日本文具公司コクヨ(國譽),主要和產品設計師佐々木拓負責 THINK OF THINGS 的藝術指導(參考於此網頁)。公開在網路上的資訊不多,以下主要以 THINK OF THINGS 的資料做呈現。 網站: 沒找到個人網站,但可參考 https://think-of-things.com/yohak/#graphic IG:沒找到
1979–。畢業於九州藝術工科大學,同年進入資生堂宣傳部,現居於紐約、變為自由工作者,但仍負責資生堂的藝術指導。網站中有文章記述他對設計文化的想法。可能是大學也有接觸理工,在 LIFE COLOR CLOCK 和 Everything can be described by Mathematics 這兩個系列裡,都可以看到他很微觀檢視、解構的一面,這樣的特質也反映在他的作品中。 網站: https://www.masakihanahara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masaki_hanahara/
1981–。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,後來進入宮田織所主理的 DRAFT(DRAFT 旗下的設計品牌 D-BROS 的 KIKOF/酔独楽即為 KIGI 的著名作品)。 網站: 沒找到,可參考 https://www.draft.jp/works-2 IG:沒找到
1984—now。畢業於日本大學藝術學部,後來任職於電通。根據臉書,似乎和 2021 年的窪田新是同期。除了平面設計作品,也負責不少動態、影像、空間展場的藝術指導。 網站:https://taichitamaki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aichitamaki/
1982—now。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工藝工業學科,可能因為這樣的科系背景,她時常以立體材質或物件來構成核心圖像,又或者是直接以立體的方式來構成作品,平面顯然不是她思考圖像設計的限制。曾待過佐藤大主理的 nendo 和原設計研究所,於 2014 年於日本設計中心成立三澤設計研究室。 網站:https://misawa.ndc.co.jp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misawadesigninstitute/
1977—now。畢業於京都造形藝術大學,畢業後進入電通。其代表作是 JR 東日本公司的「行くぜ、東北」廣告系列,從 2011 年起至今已快 10 年。雑誌《デザインのノト》no.84 有收錄他的專訪。 網站:沒找到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yoshihiro_yagi/
1987—now。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,後來進入電通。作品將動態的張力凝結於一個瞬間,而有種一觸即發的屏息感。畫面乾淨但非常壯麗,這一點我個人猜測,可能跟她旅遊、登山經驗非常豐富有關。 網站:http://www.uenishiyuri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uenishi_yuri/
1982—now。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。畢業後進入 DRAFT。於 2018 年成立個人工作室。為「ぽっちり」所做的識別設計獲得 2013 年的 JAGDA 賞,非常厲害。2020 年的 JAGDA 年鑑由她所設計。根據 IG 上的資料,似乎不定時會前往德國柏林。 網站:https://erikokawakami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rikokawakami_
1982—now。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。2012 年和他哥哥村上高士共同成立 ㎡/emuni 工作室。其最著名的作品即為和竹尾合作的 affects 系列,打破紙張邊界的想像。在他許多作品裡,都可以看見他透過平面設計讓「邊界」的存在凸顯,成為一種無形的造形。 網站:https://www.emuni.co.jp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emuni_inc/
1979—now。畢業於關西外國語大學英語系。待過新村則人主理的 garden、DRAFT、POSTALCO 等公司。於 2011 年成為自由工作者。作品常有石頭的紋理感。 網站:https://yuka-shiramoto.jimdo.com/works-2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yukashiramoto/
1975—now。2021 年獲得亀倉雄策賞,詳細介紹請參考此頁面。
1975—now。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,畢業後進入電通。網站中多數的作品都是偏廣告的作品,不過也有一些感覺比較創作性、帶點滑稽搞笑的作品。 網站:https://rsk-myst.jp/post/168456301062/profile) IG:沒找到
1978—now。和烏龍派出所的大原所長同名但不同人。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。作品中最為凸顯的便是文字造型的豐富多元,從極為幾何解構,到不同的手寫風格都有,也有許多自主創作,不斷地探索著個人與物體的線條。在他的個人介紹頁面,有節錄《IDEA》雜誌對他的描述,有附英文版,尤其是第二段「「かく」ことの根源へ Toward the origins of “hand writing”」很值得一讀。 網站:https://oharadaijiro.com/|舊網站:http://omomma.in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daijiro_ohara/
1976—now。畢業於北海道東海大学、北海道藝術設計專門學校。網路上找不太到資訊。 網站:http://www.kamadajunya.com/ IG:沒找到
1983—now。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,畢業後進入博報堂。網路上找不太到資訊。 網站:沒找到 IG:沒找到
1980—now。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。和雕刻家飯田竜太共同組成雙人創作組合 Nerhol,可參考此篇攝影之聲的介紹。和獨立書店 POST 有長期合作。《IDEA》雜誌 381 期以他為專訪。 網站:http://www.yoshihisatanaka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yoshihisa_tanaka/
1978—now。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,現擔任多摩美術大學准教授。作品中常把文字給做得扭曲。IG 上有一系列以樹枝做成的文字創作獲得 2004 Tokyo TDC 賞,其風格可能源自於此。 網站:https://affordance.tokyo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ffordance_hirano/
1987—now。出生於富山県,與富山県當地的藝文場館常有合作。2002 年成立個人工作室 STRIDE。常運用純手繪的元素構成海報,單純的幾何線條也很童趣。 網站:https://stride.me/work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stride_miyatayumiyo/
1981—now。畢業於武蔵野美術大學,畢業後經歷過東急廣告、博報堂,2020 年獨立成立 STUDEO 工作室。作品中有一部分的案例客戶都為 TOYOTA。 網站:https://www.studeo.co.jp/works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atsukiikezawa/
1987—now。畢業於金澤美術工藝大學,畢業後進入博報堂。博報堂有以他為焦點,出版《小野勇介の仕事》一書。 網站:http://yusuke-ono.com/ IG:沒找到
1976—now。畢業於東北藝術工科大學雕刻學系。待過水野學主理的 good design company,後來獨立成立個人工作室 AD&D。作品常運用色塊組成的技法。 網站:http://www.ad-and-d.jp/index.php IG:沒開放追蹤就不貼了
1979—now。畢業於金澤美術工藝大學,畢業後進入日本設計中心,於 2011 年成立個人工作室,並於 2018 年搬到洛杉磯。我非常喜歡「越乃寒梅」包裝系列,建議點進網址裡看全部的系列。 網站:http://daikoku.ndc.co.jp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daigodaikoku/
1980—now。畢業於桑澤研究所,於 2006 年成立 Allright Graphics,2007 年成立 Allright Printing、以活版印刷為主要服務項目。現擔任東京造形大學准教授。日本中生代設計師最為顯眼的一位,其造形風格第一眼會給人「怎麼這麼醜?」的印象,和日本設計風格既有的精準、細膩印象截然不同。因為也經營印刷工作室,在許多作品裡都以圖像與印刷高度結合的思考。以下選的作品我特別不選造型風格很強烈的,而是簡單透過印刷和排版就構成強力視覺的作品。 網站:http://www.allrightgraphics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allrightgraphics
1978—now。畢業於東京藝術大學。畢業後進入 DRAFT。2016 年起獨立,並在北海道、秋田、新潟、島根等地區從事地方設計活動。2016-2019 年擔任神戸市役所的創意指導,讓市役所提供給市民的服務中,能有設計美學的視角(可參考此網站)。現在也擔任桑澤研究所的講師。網路上找不太到其他作品。 網站:沒找到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tentaku/ 應該是這個,但上面沒東西
1975—now。畢業於東京 YMCA 設計專門學校,畢業後進入廣村正彰設計事務所 2007 年獨立成立 6D 事務所。作品有好一部分是場館的識別與指引系統規劃,且常常能結合實際材質物件的思考。 網站:https://www.6d-k.com/work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6d_kishino/
1980—now。畢業於武藏野美術大學。事務所名為「village®️」,不只參與平面視覺,更能將視覺的氣質延伸到整個空間裡,又或者說,他是以立體的維度來思考圖像,這一點非常厲害。即便是平面作品,空間感也非常強烈,表面上好像只是純粹排版而已,但只要你嘗試模仿過她的排版,就會發現其中非常多細膩緊密的細節環環相扣。不僅如此,作品還給我一種敬畏的氣質。 網站:https://www.rikako-nagashima.com/ 新網站不知道為什麼把過去幾年的作品都給撤下了。有興趣看他較早的作品可以到舊網站 https://rikako-nagashima.tumblr.com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N_-wQPDnkV/
1975—now。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,畢業後先後在麥肯廣告與電通待過,於 2018 年成立事務所 Hand。有一系列透過紙張、鉛筆素描和繪畫創造立體文字藝術的創作,我在想這部分即為繁細的作業,反映在他商業作品中,常將極小的元素,緊密排列成一個宏觀壯大的整體。 網站:https://handdesign.jp/works/ IG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kasetoru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