擅長幾何、3D與動態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Last updated
Was this helpful?
這是原本放在 medium 上的文章,將會陸續搬運過來。 目前尚未完全搬運完成。想要閱覽的話可以先到 medium 上面看。
抱歉因為這完全是個人興趣使然的介紹文,我為求方便而未與這些設計師尋求圖片授權。以下圖片都是源自於他們個人網站或是 Instagram。 (Poor English, sorry) I’m sorry about that I haven’t contacted with these designers and asked for the copyrights. If you are the designer I mentioned in this article, and you are not willing to be introduced, please tell me. I will delete the information right away.
以下介紹的設計師,大多擅長運用幾何去創造奇特的造型版面,也用到一些3D,部分也很擅長 Typography。單就幾何造型,我覺得更接近歐洲的風格,和台灣、日本等鄰國的風格非常不一樣。3D的運用則是完全他們自己的風格。這是我主觀與粗淺的感覺,究竟是不是如此,請自行觀察與判斷了。
他們網站簡介如此寫到:「we do not restrict ourselves to two-dimensional design」,為此,他們在案件中屢屢展示強大的 3D 影像與動態能力;即便是 2D 幾何造型和文字排版,他們也保有高度的實驗性。
他們的作品,無論是 2D 還是 3D 影像,甚至是照片的排列裁切與文字排版,都富有生命力,他們也常將人的身體、動植物等元素轉化為圖像元素。
在他們的作品中往往透過幾何的交疊,簡單有效創造視覺的層次,同時也藉由交疊的方式成立一個圖像系統,具有動態延伸的潛力。多數的作品畫面乾淨俐落,並透過出色大膽的顏色組合,讓人目光集中在幾何身上。
幾何的造型帶有一種童稚感,我很喜歡上面中間的造型,好像隱約是人頭的感覺。有組織一個女性設計師的俱樂部 FDSC。
圖像似乎是用 2D 的方式作出了 3D 的立體與動態感,這一點我覺得很厲害。也利用了圖像的重複與轉換,提升整體的張力與豐富度。
作品有種幽默感,像是把一堆食物合成一頂帽子,或是彎腰到臉都貼在地上。雖然風格上沒有很前衛,但呈現的造型形象相當有趣。
他的插畫線條明快,但構圖帶有高度符號性,很像美國雜誌會有的諷刺性。文字的排版方式也相當有趣。
透過高度幾何的造型與變化性,再加上鮮明的顏色組合,創造出識別性非常強的視覺。是風格非常一致的設計工作室。
主要是做電影的視覺,可以搭配服用:〈「有一種電影海報叫日本版」當日本海報來到韓國會變成什麼樣子?〉。不過這裡我挑選都是有運用不同技法,對劇照再做設計轉化的作品。
另外推薦一位也常為台灣片商設計海報的設計師映画設。
也是主要做電影視覺的工作室。比較少用直接添加元素的方式,而是透過照片排版和影像合成調色來處理。這也是韓國電影海報的主流風格。
上面這幾張是比較有力道的,其實他們多數的作品都是偏俐落的,留白空間的存在感很高,幾何的操弄則相較於留白的運用,有種刻意的不精緻感,很常出現團塊感重的梯形組合。也有經營出版 workroompress。